南亚次大陆硝烟再起!5月10日巴基斯坦军方放出震撼战报:一架造价2.4亿美元的法国造"阵风"战机在旁遮普锡亚尔科特地区化作火球,印军飞行员弹射后被活捉。这已是72小时内巴空军第六次击落印度战机,创造了现代空战史上罕见的"猎杀神话"。
卫星影像显示,巴军JF-17"枭龙"与歼-10C组成的空中铁拳,竟突破印军三道防空网直捣黄龙。古吉拉特邦空军基地跑道惊现巨型弹坑,安巴拉战略机场燃料库浓烟冲天,连首都新德里300公里禁飞区都遭巴军无人机抵近侦察。印军引以为傲的S-400防空系统全程"沉默",沦为国际笑柄。
戏剧性的是,新德里当局至今保持诡异沉默。CNN驻印记者多方求证发现,印度空军参谋部已紧急叫停所有跨境行动,前线机场战机集体"趴窝"。更令莫迪难堪的是,被俘的阵风飞行员竟出身显赫世家——其父正是印度空军前西部战区司令,这场"将门虎子变阶下囚"的戏码引爆印度社交媒体。
战局反转始自5月7日黎明。印军70余架幻影-2000和苏-30MKI突袭巴控克什米尔,号称要"铲除恐怖分子温床"。未料巴军雷达提前30分钟锁定机群,歼-10C战机挂载的PL-15E导弹在100公里外编织死亡火网。前线传回的视频显示,至少3架苏-30MKI凌空解体,残骸坠入克什米尔山谷引发雪崩。
军事专家指出,印度犯下三大致命错误:将预警机部署在歼-10C作战半径内;迷信阵风战机的"流星"导弹射程优势;低估巴军数据链与红旗-9防空系统的协同能力。反观巴方采用"弹性防御"战术,用彩虹-4无人机诱使印军雷达开机,随即用反辐射导弹实施精准点穴。
耐人寻味的是,五角大楼突然宣布推迟向印度交付6架MQ-9B"海上守卫者"无人机。分析认为,美方不愿卷入这场打破南亚战略平衡的冲突。而伊斯兰堡街头,民众自发为空军英雄送上玫瑰,茶馆里的老人笑谈:"我们的雄鹰,可比宝莱坞特效真实多了!"
截至发稿,印度外交部终于打破沉默,声称被俘飞行员实为"误入领空的民航机长"。这番说辞立即遭巴方打脸——现场展示的飞行服臂章清晰可见印度空军徽标。夜幕降临,印巴边境依然炮声隆隆,这场改写现代空战教科书的较量,或许才刚刚开始......